如何处理网站上多余、过时、杂项的内容

网络文摘 4337次浏览 root

在网站上发布新内容成本是很高的。你可能会觉得“其实并没有,发布内容要什么成本啊,又不是要打印出来。”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么想也对。但其实问题正在于发布内容的成本低廉。正因为成本太低,人们才会不停地发不停地发。

实际上,很多公司因为不考虑成本,所以随便哪个员工都可以没事上去发点东西。这些公司往往会安装一套内容管理系统,然后所有员工都可以上去搞东搞西。甚至是负责控制内容一致性和准确性的人员也会在网站上大书特书。这些人的想法是:大水漫灌,用户总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但是长此以往,你迟早会发现这里面所隐含的成本。这些隐含的成本有时甚至能让大型企业叫苦不堪。

内容的隐含成本

创造内容固然是有成本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管理内容所需要的成本比创造内容要高的多。管理内容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对内容进行定期审查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相关性,对于在网上设有大量页面的企业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而最后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多公司扛不住,只好放弃。对于非关键的内容,我们往往会在点击完“发布”按钮后就忘了到底发了些什么东西,而这里所隐含的成本却不仅仅是维护成本这么简单了。其还会影响到网站的易用性。如果网站上内容过多,就会妨碍用户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举例来说,微软的网站曾一度拥有过超过1000万个页面,其中有3百多万从来没有用户来看。这些没用的内容除了影响寻找内容的效率进而降低用户满意度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Microsoft.com等大型网站往往会有数以百万计的页面,其中大部分是没用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终极的隐含成本:也就是企业对网站更新迭代能力的影响。举例来说,有个公司想把网站改造成响应式网站。理论上我们只需要更新一下CSS,充其量也就是在内容管理系统里更新一下模板,但是如果我们随着时间累计攒下了上百万个页面,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内容的出产方肯定曾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内容进行了各种修饰,因而修改设计将变得难上加难。

很多数字团队就因为这一点放弃了修改网站的想法,并转而求其次:重新设计网站核心板块,不管历史遗留内容。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用户在适应网站新界面时产生碎片化的体验情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一巨大的难题呢?首先,我们要解决网站上的没用内容

哪些内容属于没用的内容?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